大米作为家庭的常备食物,若储存方式不当,在梅雨和盛夏季节放置时间一久就容易受潮霉变生虫,不仅造成粮食的浪费、令人惋惜,还会由于生虫的问题影响居家环境。那么怎样才是家庭储米的正确打开方式呢?下面介绍一些储米的小窍门,帮助大家保护好自家的“小粮仓”。
大米的含水量及存储环境的湿度是影响大米保质期的重要因素。当大米的含水量及存储环境的湿度较高时,大米特别容易吸湿返潮、生霉发热、变质生虫,并促进生理代谢加剧、营养流失,丧失食用价值。因此,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可行的方法,将大米的水分有效的控制在较低水平,来达到保鲜保质的效果。
生虫的大米 发霉后的大米
1.尽量将大米存放在干燥通风处。将大米存放在房间内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与蔬菜等高水分的食物共同存储,袋装米不要靠墙或直接着地,应放置在储物柜或垫板上。
2.在大米中放置吸潮物品。可以在米堆中放入用纱布袋包好的干海带或生石灰,每隔10天左右取出海带或石灰包晾干吹透,然后再放回米中,可起到较好的吸湿干燥功效。
草木灰 干海带 生石灰
粮食害虫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差,耐低温能力较弱,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抑制霉菌的生长,还能防止和避免一些产毒菌株产生毒素。在低温下存储大米,可有效抑制虫霉的发生及其大米本身的生化反应,更容易保持大米的新鲜度、营养成分、感官品质和蒸煮品质。
1.将大米保存在避光、阴凉干燥处。大米在高温下水分会迅速流失,易产生裂纹,碎米增多,同时米饭易爆腰,失去弹性,口感不佳。因此大米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存放在阳光曝晒和高温环境下(如阳台、厨房等)。
裂纹米 碎米 爆腰米
2.利用冰箱低温储存。将大米用保鲜袋分装密封好,置于冰箱冷冻室内,设置在-4℃,冷冻三天,取出后室温下储存,能达到40天内不生虫的效果;也可将大米存于冰箱冷藏室内,随吃随取,保持口感新鲜。
利用冰箱冷藏大米
当米堆中氧的浓度下降到2%以下时,储粮害虫就能致死,低氧环境对霉菌的代谢活动也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有效降低大米品质的变化速率。另一方面,不少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也能起到趋避害虫,杀菌防霉的作用。因此,通过密闭米堆或使米堆中产生特殊气体,可以实现抑制虫霉繁殖,并延缓大米品质劣变的效果。当家中存放大米较多、存放时间较长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创造缺氧储存环境。将大米盛入容器后,立即用塑料薄膜封紧容器口,做到严实紧密、不漏气,这样既可保持粮食新鲜品质,又能防虫隔潮。
利用密封性好的储米桶保存大米
2.巧用植物气味杀虫。含有挥发油和浓烈香味的调味品,具有辛辣等刺激气味的树叶,以及白酒等都具有杀灭、麻痹、抑制和驱逐粮食害虫的功能,可以用来保存大米,而不影响大米的品质。具体做法为:将花椒研细并掺入少量茴香粉,或把胡椒粉同五香调料用纱布袋包好,按每千克粮食放50克的比例,分装成若干小袋,掺入米堆或放在粮面上;或者把晾干的花椒叶、椿树叶、柚叶、山苍子叶和苦楝根皮等,拌和在大米内或用来压盖在粮面上;大蒜头的杀虫功能尤其高,可剥皮后埋在大米内或撒在面上;还可以将白酒瓶装后用纱布封口,竖直埋入米堆中,杀虫和驱虫效果也很明显。
在米堆内埋入大蒜来达到驱虫杀菌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