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牵头,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湖南山润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3单位联合承担的《优质油茶籽油生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拟申报2018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相关申报材料在粮食局政务网站公示5天(2018年6月24日-28日)。
公示内容:项目名称、项目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项目简介、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等(具体附后)。
如有异议,请于2018年6月29日12:00前提出。异议受理电话:0731-84813218。
湖南省粮食局
2018年6月24日
2018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奖申报项目内容
一、项目名称:《优质油茶籽油生产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及应用》。
二、项目完成单位:湖南省粮油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牵头,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湖南山润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三、主要完成人:倪小英、薛雅琳、欧阳鹏飞、王达能、张东、张晓燕、许艳霞、沈道伟、黄力、黄卫、龙湖浩、郭咪咪。
四、项目简介:湖南油茶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全国首位,一直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文件以及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了一批油茶龙头企业,促进了我省油茶产业飞速发展。然而,我省油茶产业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标准缺乏、油茶风味性特点不突出,资源浪费、高附加值副产物开发技术滞后等,严重制约了油茶产业良性发展。
因此,本项目依托湖南省科技计划社会发展支撑计划“茶籽油纯度检测方法的研究”(编号:2013SK3292),联合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以及湖南山润油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开了技术攻关,制定了标准,创新了加工工艺,节约了资源,解决了油茶籽油风味易改变技术难题,突破了副产品茶皂素提纯难的技术瓶颈,研究了油茶籽油掺伪快检技术,延伸了油茶产业链,促进了全省油茶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我省油茶产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主要技术内容:1、油茶系列标准的制定 制定了粮食行业标准《油茶籽》与团体标准《湖南好粮油 优质油茶籽油》,突出了油茶籽产地环境控制、原料选用、生产质量控制、营养检测等,从而引导优质油茶籽油的生产,促进订单农业生产。2、油茶籽油加工工艺研究 1)浓香茶油加工工艺研究:摒弃原来的高温蒸炒、物理或化学脱酸的传统工艺,保留了茶油中稀有的角鲨烯、维修生素A等营养成分,并能很好保持香茶油的色、香、味,延长货架期,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有效拓展了油茶加工行业中机械剥壳和油茶籽低温脱水干燥、冷压榨油工艺技术水平,已广泛应用实际生产中。2)茶油油渣硬化丕料及榨油工艺研究:确认了一套工艺参数、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以及产品感观审评和理化指标分析方法,通过小试、中试、正式生产完整验证了项目方案的有效性、可行性及科学性,已成功应用实际生产,能充分利用原料,提高茶油的收得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益,防止环境污染。3、油茶籽油副产物的加工利用 开发了一种从茶粕中提取高纯茶皂素的工艺,克服了水提法蒸发量大、能耗高、生产周期长、纯度低、颜色深、质量差、再纯化较困难以及有机溶剂法生产成本高、溶剂消耗大、工艺复杂、设备要求高等不利于茶皂素产品的工业化的缺点;化废为宝,避免了资源浪费,提高了油茶籽的综合利用率,延伸了油茶籽加工产业链。4、油茶籽油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明确了油茶籽油的主要特征成分,为油茶籽油的国家标准相关指标的确定奠定了基础;研究了油茶籽油掺伪及食用安全指标检测方法;探索了油茶籽油纯度的快速检测方法,能有效避免油茶籽油市场掺伪现象,为油茶籽油质量控制提供依据,规范我省高端食用油市场秩序。
二)授权专利及其他成果:1、发布标准2项,其中粮食行业标准1项,团体标准1项;2、授权专利3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0项;3、获得奖励1项;4、发表论文6篇。
五、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1、茶油油渣硬化丕料及榨油方法专利;2、一种浓香茶油加工的工艺专利;3、一种从茶粕中提取高纯茶皂素的工艺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