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湖南省委主办的《湖南工作》杂志2025年第10期刊发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和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夏文斌署名文章《扛牢政治责任深化自我革命以清风正气守护三湘粮安》。原文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就端牢“中国饭碗”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作为水稻播种面积、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的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湖南始终坚持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的战略定位,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与粮食安全深度融合,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三高四新”战略注入廉洁动能。近年来省粮食和储备局及系统保持了腐败案件“零增量”,在2023年度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中湖南首获全国第一,2024年度继续保持“优秀”等次。
一、五维发力构建清廉粮储体系
坚持政治引领,校准从严治党“指南针”。党风廉政建设是粮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省粮食和储备局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准则,深学笃行中央纪委、省纪委全会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2024年全年召开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专题读书班3期,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建立“旬调度、月汇总、季讲评”工作机制,确保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局党组坚持“以上率下”,年均专题研究党风廉政工作10次以上,党组书记带头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与党员干部开展廉政谈话137人次,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闭环。通过政治引领,全局上下“国之大者”的使命意识显著增强,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更加稳固。
深化纪律建设,织密风险防控“安全网”。纪律是管党治党的“戒律尺”,是党员干部的“安全带”。省粮食和储备局坚持教育、监督、整治三管齐下:一是以案示警筑牢防线。组织观看《剑指粮仓》《忠诚与背叛》等警示教育片,2024年编发“每周廉语”50期,覆盖干部1.5万余人次,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二是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开展“两带头五整治”专项行动,严查“吃喝风”“红包风”等顽疾,对违纪党员干部严肃问责,形成震慑效应。针对红包礼金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出台省局《办公场所外来人员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外来人员进入办公区域不得携带公文包、手提袋等,有效杜绝“包来包往”的歪风邪气,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三是以创新监督堵塞漏洞。建立兼职纪检员制度、家访制度,紧盯“八小时之外”行为规范,对重点岗位人员实行“一对一”廉政提醒,构建全方位监督网络,干部纪律规矩意识明显提升。
强化制度创新,扎紧权力运行“铁笼子”。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利器。一是强化廉政风险排查。聚焦“人、财、物”关键领域,近年来累计排查廉政风险点1659个,制定防控措施1904条,覆盖粮食收购、储备轮换等核心环节。二是斩断粮食经纪人“黑色利益链”。针对粮食经纪人利益输送问题,出台《粮食购销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实施细则》,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将21名涉案人员永久禁入行业。三是推行远程办公模式,减少非必要接触。要求市县区粮储部门原则上通过政务内网、视频会议系统、办公电话等信息化手段对接工作,2024年,市县人员来局办事人次同比下降30%,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情干扰,得到基层单位普遍好评。四是优化招投标评分体系,强化公平竞争。修订《政府采购管理办法》,将价格得分占比提高到0.35,有效减少人为干预,杜绝“高价围标”现象。2023年以来省局机关实施的公开招标、竞争性磋商项目中,中标价较预算平均下浮26.36%,节约财政资金690余万元,实现了“优质优价”的采购目标。五是实施“不见面”招投标,打造阳光交易平台。创新“五不见”模式,即:投标人不见面、评委不见面、代理机构不见面、监管部门不见面、招标人不见面。所有环节留痕可溯,真正实现了“投标不求人、中标不找人”。
聚焦专项整治,打好反腐倡廉“攻坚战”。粮食安全无小事,腐败问题零容忍。一是利剑出鞘严惩腐败。积极推进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2024年查处粮食购销领域案件173起,罚款11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万元,52家违规企业被实施差别化监管。二是“三湘护农”纾困惠民。组织百名干部下沉基层,推行预约收购、上门服务,56万吨储备粮通过线上预约入库,占收购总量92.6%,农民售粮时间缩短60%。三是铁腕执法守牢底线。开展“铁拳行动”和质量安全“回头看”,检查企业955家,抽检粮食103.71万吨,确保粮食品质全合格。专项整治的雷霆之势,既维护了市场秩序,更赢得了群众口碑。
厚植廉洁文化,涵养清风正气“生态圈”。廉洁文化是涵养政治生态的“源头活水”。一是家风建设树新风。每年以家风建设为主题开展专题活动,省局机关55名干部主动报备婚丧喜庆事宜,移风易俗、清正廉洁的价值导向不断稳固。二是文化品牌强引领。打造廉洁文化长廊,每年组织2次以上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以“党旗红”浸润“粮储蓝”。三是正向激励促担当。树立“粮储铁军”典型,对“躺平式”干部亮牌问责,形成“有为者有位、无为者让位”的鲜明导向,全局上下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清廉已成为湖南粮储的鲜明底色。
二、实干担当书写时代答卷
政治生态持续净化。始终将“两个确立”作为根本政治遵循,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全面从严治党重要论述作为首要任务。党风廉政建设的纵深推进,为全省粮储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粮食购销领域“靠粮吃粮”乱象得到根本遏制,党员干部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显著增强。“不能腐”的防线进一步严密、“不敢腐”的震慑进一步强化、“不想腐”的堤坝进一步筑牢。如今的全省粮储系统,政治生态清朗,干事氛围浓厚,党员干部“守底线、敢担当”蔚然成风,为守护大国粮仓注入强劲动能。
改革效能加速释放。以党风廉政建设推动改革创新,湖南粮储多项实践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探索的“国家储备粮源基地”建设,715万亩优质粮源基地为粮食安全筑牢根基;颠覆性技术“零碳粮食储备仓”实现绿色储备革命,着力提升了粮食流通技术水平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收购“八项改革”破解“卖粮难”“收粮难”痼疾,地方储备粮轮换效率提升30%,为全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提供了“湖南样本”。湖南粮储以改革破题、以创新制胜的实践,彰显了全面从严治党与业务发展深度融合的显著成效。
粮安惠民落地生根。党风廉政建设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2024年,全省粮食收购价格保持稳定,早稻收购量同比增长13%,带动农民增收超40亿元;采取上门服务、网上预约收购等方式面对面直接服务种粮农民,全省预约收购上线粮库库点253个,注册人数9万户,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湘粮出湘成果丰硕,2024年向广东、浙江等省销售粮食超55万吨,助力“湖南粮”走向全国餐桌。群众的认可与口碑,成为检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更激励全省粮储工作者以赤子之心守护“粒粒皆辛苦”的民生福祉。
三、锚定清廉目标,续写粮储新篇
扛牢粮食安全“国之大者”责任。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守好大国粮仓是粮储人的政治责任与历史使命。新征程上,湖南粮储系统更将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的担当,坚决斩断腐败利益链条,力争保持粮食购销领域腐败案件“零增量”,筑牢粮食安全纪律屏障;更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推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以严明纪律护航粮储事业行稳致远,守护好三湘粮仓的每一粒粮、每一寸仓。
永葆自我革命的政治清醒。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未有穷期。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湖南粮储系统将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决心深化自我革命。持续完善监督防控体系,推动制度“长牙带电”;紧盯粮食购销、储备轮换等关键领域,保持高压震慑;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抓手,坚决纠治“四风”顽疾。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沉疴积弊,以生动实践彰显粮储人“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初心使命。
锻造“粮储铁军”,护航时代征程。粮安天下,责重如山,湖南粮储系统将以更高标准推进“粮储铁军”建设。深化年轻干部培养工程,优化队伍年龄结构,激发干事活力;强化基层单位领导班子建设,破解“小散弱”难题;完善正向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撑腰、为实干者鼓劲;强化实战练兵,开展粮食执法、储备管理等专题培训,提升队伍专业素养,以队伍“精气神”提振粮储事业“新气象”。



(来源:《湖南工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