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lshwzcbj.hunan.gov.cn 时间:2012-07-18 10:41
创建人民满意机关 汉寿粮局“五抓”给力
2012年,汉寿县粮食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满”工作“六大主题”活动及“八项载体”活动,坚持“五抓”“五全力”,积极创建人民满意机关建设。
抓项目 全力促发展
项目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省政府实施“粮油千亿产业工程”战略,以金牛米业为平台,积极开展引资争项工作。一是成立专门班子。由局长、党委书记戴真武牵头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二是制定发展规划。紧紧围绕金牛米业融入全省“粮油千亿产业工程”的思路,制定了项目有力支撑了全县粮食产业规划。三是积极申报项目。首先是总投资2400万元的“金牛米业粮食产业化建设项目”引起了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于来山常务副省长作出明确指示要重点扶持,该项目第一期扶持款120万元已到位。其次是投资3000万元的“金牛米业粮食仓储建设项目”。省人大副主任蒋作斌明确批示,请省发改委和省粮食局重点扶持;该项目目前已经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建设基地已三通一平,现正抓紧规划,设计实施。四是股改并购,做大做强金牛米业。县局积极联姻上市公司万福生科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牛米业”,促成股权并购达成了初步意向。通过并购,将使金牛米业储备仓容达到15万吨,年加工大米10万吨,中央、省、县级储备粮达到3万吨,优质稻种植达到20万亩,总产值达到2亿元,创利税500万元。并立足汉寿的资源优势,将万福生科首创的以大米淀粉糖、大米蛋白为核心产品的稻米精加工及副产品高效综合利用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引入汉寿,促进汉寿的农业产业化升级。新建一条饴糖生产线,年产量7—10万吨;新建葡萄糖、麦芽糊精、米糠油生产线,年产量1—3万吨;预计新创产值4亿元,创利税40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100个。另外,将成立一家开发公司,实行产业经营多元化,积极为当地政府创造税收,增加更多就业岗位。
抓作风 全力强管理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争创满意机关。一是开展主题月宣传活动。局党委召开了“干部作风建设年”专题会议和全局动员大会。局长、党委书记戴真武作了关于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动员报告,并组织学习了县委有关文件和县局《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实施方案》,并组织学习了“六条禁令”。要求全局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要迅速行动起来,把思想统一到“作风连民心、作风定成败,作风出形象”上来。二是开展“五联”主题实践活动。局机关选派了17名干部职工分成8个群众工作组,由局长带队进驻丰家铺乡8个村开展各项工作,当好“六员”。群众工作组通过进村入户,召开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了解社情民意,累计发放“给农民朋友的一封信”2500多份,发放民情卡片2500多份,慰问困难群众70多户,为特困群众送去近2万元肥料、大米等生产生活物资。三是加强学习教育。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干部为抓手,以学政治理论、学廉政知识、学《六条禁令》、学群众工作方法、学业务技能为内容,采取培训、讲课、观摩、自学等方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活动。“一把手”为全局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以“爱我汉寿、兴我汉寿”为主要内容的专题辅导讲座,并对照“五治”要求,围绕“爱我汉寿、兴我汉寿”找差距、查问题,写出自查自纠报告,交党委审定。四是制定规章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建立职责明确、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奖罚分明的工作运行机制,提高机关工作效能和科学管理水平,制定了粮食局《机关事务管理办法》、《股室绩效考评办法》等规章制度,通过制度规范局机关干部职工的公务行为。
抓改革 全力保稳定
企业改革之后,是一个涉军群体多,特殊病人多,下岗职工多,稳定工作难度大的单位,今年又是企业改革清盘扫尾之年,许多问题、矛盾集中凸现,为了确保改革成果,维护大局稳定,局党委把维稳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采取党委包片、干部联点、重点对象贴身包保的措施,确保全系统的安全稳定。二是严肃纪律,兑现制度。县局要求全局干部职工必须用2/3的精力用于改革维稳,并与津补贴发放挂勾。三是为涉军群体和下岗特困职工尽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四是明确目标,突出重点。为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不稳定因素,坚持每周一次矛盾排查,建立了台帐进行登记。并制定了《信访维稳工作方案》,用制度来加大维稳力度。五是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加大打击力度。对无理缠访,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的人员,按程序依法进行打击。2012年无越级上访,无赴省进京上访现象。
抓执法 全力创品牌
为全面开展“法治粮食”工作,推进法治粮食建设,不断提升粮食法治化管理水平。按《粮食流通管理条例》要求,制定了《粮食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完善了日常监督检查机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单独和联合检查相结合,打击了违法违规行为,维护了粮食秩序和安全,确保了全县人民吃上放心粮,满意粮,为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法治汉寿。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公务员法》以及行政法规,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法规的观念,树立依法管理,服务社会的意识;树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的观念,从而提高依法行政,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的能力;开展下基层进粮企,宣传粮食法规,规范粮食经营秩序,增强粮企员工依法经商,守法经营的观念,使全体粮食人增强法治意识;在执法过程中,严格要求,知法守法,文明执法,使大家潜移默化的受法制教育,以扩大粮食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二是粮食执法。由县人民政府组织粮食、工商、质监、物价、食安办等有关部门,对全县粮企开展了为期一周的联合执法大检查;对全县60家粮食经营户,3家米粉加工厂,3家大型超市的收购、生产、销售的包装、许可、资质进行了审核认定;通过执法检查,对2家营业执照过期、4家无粮食收购许可证非法收购稻谷、5家超出核准范围、1家擅自改变负责人、3家无生产许可证、4家没有建立粮食收购台帐统计报表、14家无质价公示牌的粮食收购企业、1家米粉加工厂卫生条件不达标等违法违规行为,下了限期整改通知;并对1家超市无证销售大米的行为,作出了立即下架处理,对主要负责人进行了教育。
抓购销 全力活流通
从保护农民利益出发,积极引导粮食经营企业做好粮食收购预案,搞好服务,抓好粮食宏观调控,搞活粮食流通,确保丰收之年农民增产增收,确保全县粮食安全。一是全年计划收购1.5亿斤,其中早稻收购1.2亿斤,中晚稻收购0.3亿斤;粮食销售1.5亿斤,全年购销总量3亿斤。二是准确掌握早稻生产形势和预测收购形势。县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通过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查了解今年早稻生产情况。据调查,全县今年早稻播种面积约68万亩,预计亩产850斤左右,总产可达5.8亿斤,可提供商品粮3亿斤,预计上市价格约128-135元/50公斤。三是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做好早稻收购各项准备工作。首先是备足仓容,落实资金;其次是拓宽收购渠道,力争多收,切实做到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保障,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