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信息公开 > 媒体声音

【红网】粮储之星 | 罗向东: 强化管理创效益 确保粮食购得进、存得好、卖得出

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lshwzcbj.hunan.gov.cn   时间:2021-06-22 18:47   

罗向东(左)正在查看粮食质量检测数据。

红网时刻 记者李偲 长沙报道

攸县城关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罗向东,是一位在粮库长大的标准“粮二代”,1990年省粮校毕业后子承父业,从保管员、保管组长、防化员、仓储副主任干到粮库主任,用32年的韶华和汗水,谱写了粮储工作的美好篇章。

攸县城关国家粮食储备库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2003年粮食企业改制,整合十多家粮站优质资产成立的地方骨干粮食储备库,在职员工34人,其中专科学历以上占70%,省级专业人才4人,粮库占地面积14.5万平米,仓容10.8万吨,现有各级储备粮库存6.8万吨。近年来,粮库强化管理创效益、科学储粮上规模,年盈利均超200万元,获省储粮标准化管理先进单位。罗向东连续两届当选县政协委员,并获评“优秀政协委员”、县“双文明先进个人”。

粮食购得进储得好

2010年,罗向东接任粮库主任时,仓库只有几千吨储粮,职工工资发放都有困难。罗向东充分挖掘国有粮库的政策资源,发挥主渠道作用,落实地方储备计划,争取3500吨县级储备粮承储。同时,他收回粮库承包出去的米厂,成立多种经营科,安排5名职工负责加工业务,转变收原粮卖原粮的状况,扩大增收渠道。短短两年就让粮库效益明显好转,扭亏为盈实现收入100多万元。

2015年,粮库争取粮仓建设资金444万元,自筹资金500多万元,2个库点新建高大平房仓3栋、仓容2万吨,达到全省地方库A类标准。

2018年,为落实地方储备政策,确保“口粮购得进”,在罗向东的努力下,2019年实现新增1万吨县级储备粮入库,确保了地方粮食安全。

11年来,城关粮库共争取到新增各级储备粮指标5.44万吨,各项财政资金2200多万元。

2012年以来,城关粮库累计执行收购最低价收购粮食近20万吨,为攸县粮农直接增收6000多万元,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卖粮难”现象出现。作为国有粮库,牢牢守住了“余粮卖得出、口粮购得进”的粮食安全的底线。

粮食购得进,更得储得好。“管理就是企业的效率和生命。”罗向东积极推行“爱岗敬业,库兴我荣”的企业文化理念,加强职工专业培训,培养了一批业务精湛的骨干力量,两人参加省级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获奖,两人获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县劳动模范称号。粮库树立“质量第一、诚信经营”的服务宗旨,10多年来无任何产品质量或服务投诉、诉讼官司、合同欺诈及违法行为,全体员工无任何违纪违法行为。

近年来,罗向东带领团队向中储粮学习规范化管理经验,科学储粮水平不断提高。粮库重点推广低温储粮,投入100多万元,添置空调设备,粮库现有低温仓容2.5万吨,有效的延缓了储粮的陈化速度,减少熏蒸杀虫次数,提升存储粮食的品质,低温储存粮食销售价格比普通方式存储的高出20/吨,直接增效50万元。罗向东同时利用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智能粮食”管理系统建设运营的契机,实现仓储、安防、综合信息化管理,粮库5万吨仓容实现智能化升级,保管员通过手机APP可一览仓内情况,直接查看粮情检测数据。

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卖得好

受粮食陈化、市场行情波动等因素影响,地方储备粮轮换常常会陷入“高价进、低价出”的困境,承储企业易出现亏损现象。但通过罗向东的经营,关储备库却实现了储备轮换盈利。

攸县米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原料需要短粒型的早稻米。罗向东就带着销售人员走进每家米粉加工厂推广粮库的早稻米。打破粮食混收混卖的格局,稻谷收购入库时,根据客户需求,不同品种分仓储存。

很快,粮库的早稻米就占据了全县70%的市场份额,可实现轮换赢利超过100/吨。

2016年,粮库筹得资金900多万元,建成一条年产能3万吨的大米精加工生产线,提升粮食加工产能,抢占口粮市场份额。米厂每年加工普通早稻米约2.2万吨,供应周边米粉加工厂;中晚稻米0.5万吨,直销县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局食堂和全县60%的初、高中学校;高档优质稻0.2吨,供应省内部分酒店和老百姓消费。

2019年,罗向东积极探索“粮库+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投入400多万元,建立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4000亩,与种粮大户签订粮食订单8000亩,注册“攸河”牌大米商标,建立直播带货平台,利用参加上海进博会、南宁东盟博览会、福建粮洽会、湖南农博会等机会,展示优质粮油商品,推介优质粮油品牌。2020年,粮库被认定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牵头企业和“湖南省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


(来源:红网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