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锦亿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及时为农民烘干稻谷、降低损耗。
红网时刻新闻8月8日讯(记者 李偲 通讯员 刘冰芝)早稻收上来后,眼下正是稻谷烘干的关键期。常宁市最大、最先进的智能化烘干中心之一锦亿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又迎来了一个忙碌季,服务周边8个乡镇的早稻烘干需求,日最高烘干量达到220吨。
粮食有效烘干是打通种粮农民丰收的“最后一公里”。粮食收割后,湿谷水分高、杂质多,需要通过整晒达到国家粮食入库标准,并有效防止霉变发热等导致粮食损失浪费,未经处理、品质不高的粮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售粮时的议价能力,而选择传统的露天翻晒极易面临“无地晒粮”“看天晒粮”的窘境。
近年来,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大力支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将谷物(粮食)干燥机(烘干机)、粮油仓储机械等纳入“两重”“两新”补贴支持范围,优化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布局、提高主产市县粮食烘干能力。2017—2024年,通过大力实施“优质粮油工程”,全省累计支持建设粮食产后服务中心705个,为广大农民提供专业的“代烘干、代存储、代清理、代加工、代销售”服务,实现了省内产粮大县全覆盖,在促进优粮优价和节粮减损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省粮食和物资储备部门支持建设的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拥有清理设备1948套,清理能力67.2万吨/日;烘干设备3719套,烘干能力14.46万吨/日;粮食有效仓储能力362.99万吨。
为推动粮食烘干从粗放式的高温烘干向精细化自动控制的低温烘干转变,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组织出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和服务规范,组织省内农机制造、粮油检测设备制造企业协同攻关,研发适宜南方水稻生产需求的新型智能化、信息化烘干成套设备,研究开发粮食质量在线检测设备。同时,通过采用本省头部粮机企业设备和生物质燃料,将吨均烘干成本控制在50元左右。
(来源:红网 2025-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