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粮办行﹝2015﹞32号
各市州粮食局,省局直属各单位:
现将《2015年全省粮食行业发展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湖南省粮食局办公室
2015年4月29日
2015年全省粮食行业发展工作要点
2015年,全省粮食行发工作要紧紧围绕“三主”定位、“三版”目标,以贯彻粮食省长安全责任制为主旨,以改革创新为抓手,促进粮油加工企业转型升级、仓储设施建设高效安全、质量监管全程到位、行业生产安全平安、统计信息服务发展。
一、抓好粮油千亿产业提质升级,增强粮油加工发展后劲
(一)实施“五扶工程”,做强做大做优龙头企业
1、整合优质资源,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以资本、技术、资源为纽带,打破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界限,通过兼并、重组、收购、置换等方式,培育一批资本雄厚、竞争实力强、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标志性大型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2、集合资源、区位优势,鼓励粮油产业园区发展。完善园区功能,夯实园区基础,引导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粮油产业园区以精深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主食产业化为支撑,配套发展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业态。
3、支持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要以市场之手为主,政策扶持为辅,创新经营,形成“群狼效应”,在技术装备先进、产业带动扩展、核心竞争力增强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支持粮油深加工及副产品循环利用
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在做好做强做实米、面、油主业的同时,依靠科技进步引导粮油加工转型升级。各市州应选择一批企业,开发稻谷、茶籽油等副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项目,引导粮油深加工向医药、精细化工、环保资源等领域发展,使深加工和副产品循环利用成为我省粮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三)提高大米转化率,全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工程
发挥湖南稻米资源优势,推进以大米为主的主食产业化发展,鼓励企业开发营养专用、多元便捷、安全保健的主食产品。全省14个市(州)级城市,要选择1-2家企业试点,推进主食产业化工程,加快由生产大米、面粉大宗产品为主向米、面主食制品转变,由原粮和大米调出为主向主食大米和米制品调出为主转变。
(四)满足消费升级需求,支持茶油产业跨越式发展
茶籽油以绿色环保、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略高于橄榄油)等优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提升油品价值、打造高于橄榄油品质的特色茶油是湖南油脂产业发展的艰巨任务。各市州要充分利用湖南茶油资源和品质优势,重点扶持产业龙头企业,打造油品软黄金,推进油脂消费从生产引导向消费引导转型。
二、抓好仓储设施建设,满足粮食收储需要
粮食仓储设施是抓好粮食收购的基础,必须加快2014年列入危仓老库新建仓库建设进度,确保完成用于新粮收购的既定目标,各市州必须逐项逐库抓落实。2014年7月省发改委、省粮食局联合下发的30万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建仓任务和11个物流项目(仓储部分)要赶在2015年新粮入库前完工,对于即将下达的95万吨中央财政资金建仓计划项目,尚未动工的要做好开工前准备,正在建设的要在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工程进度。所有项目必须按建设项目规范程序进行,凡需公开招投标的项目必须公开招投标;所有建仓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资金不足部分要积极向当地财政汇报,不留烂尾项目,不搞胡子工程;按月报进度,督促项目落地。
三、推进“智慧粮食”工程,提高储粮管粮信息化水平
根据省局办公会议精神,全面提升湖南粮食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引入现代信息化技术,加快传统粮仓的提质改造和管理水平的提升是“粮安工程”的重点。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以数字粮库为支点,以省市县三级粮食监管信息平台为纽带,以实现“监管网络化、业务自动化、商务信息化、服务精准化”为目标,逐步建成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安全稳定、信息共享、多级联动、覆盖全省、方便扩展的较为完善的全省粮食流通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建设数字粮库工程。对全省3个粮食集团(湖南粮食集团、湖南天下洞庭粮油军粮、湖南军粮集团)、13个市州中心库(长沙市并入湖南粮食集团)和122个县市区骨干粮库,按照不同的级别进行数字化建设。主要包括业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智能仓储系统、安防监控系统等。二是打造粮食监管信息平台。在全省建立1个省级粮食监管信息平台和14个市州级粮食监管信息平台。同时,以县级骨干粮库为依托,每个县(市、区)建设1个覆盖本辖区的县级粮食监管信息平台(主要包括数字粮政监管系统、政策性粮食管理系统、粮情监测预警系统等)。实时了解管辖范围内粮食存储、购销等情况;对粮食的各项指标进行多维度统计分析;实现粮食数量、质量等信息的上传下达;对各类政策性粮食实施远程监管。省局相关处室已提交了实施方案初稿,征求专家和基层意见后将报领导批准实施。各市州粮食局、省局直属各单位要结合实际,积极提供合理化建议,共同完善方案。
四、认真做好十三五粮食发展规划编制
根据国家粮食局、省发改委的相关文件,结合湖南实际,粮食系统“十三五”规划主要拟定了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粮油产业发展规划、粮食宏观调控与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军民融合式军粮供应体系规划、粮食科技创新与信息化建设规划、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规划等内容。各市州粮食局要结合实际,按照政府要求,编制单项或全面规划,指导粮食行业稳步发展。
五、抓好粮食质量安全监测和科研引导,发挥科技促进作用
粮食质量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食品安全贯穿着“米袋子工程”“菜篮子工程”“餐桌子工程”全程,稻谷(大米)质量安全是湖南粮油质量监管的重点,按照国家局要求,今年要坚决守住三个重点环节(收购、储存、出库环节),全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依法治粮、质量安全追溯、检验监测体系),着力提升三个能力(监管治理、综合施策、科技创新能力)。要做好长株潭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试点的相关工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引导全行业形成重视科技、利用科技的风气,围绕科学储粮、推广“四合一”技术抓科技,确保储粮安全;围绕粮食质量抓科技,提高粮油产品科技含量;围绕粮食减损降耗抓科技,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流通成本;围绕粮油千亿产业重大项目关键技术抓科技,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要尝试建立粮食科研项目引导资金,鼓励企业按一定销售比例计提科研经费,发挥科技作用,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力度。
六、加强行业安全监管,创建平安粮食
粮食行业安全监管涉及粮食业务全过程,包括粮食收储、加工生产、施工建设等环节,必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不得有丝毫放松。一是安全意识要强。省政府强力推动的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要落到实处,要把“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贯穿各项工作全程。切实做到安全生产责任“五级五覆盖”,牢牢守住安全生产红线和底线。二是监管措施要严。安全隐患排查要到位,不留死角,特别是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老、大、难”问题要彻底整治;安全生产要规范,粮油收储、加工、仓储设施建设要按规范操作;化学药剂的保管、粉尘管理、电器维护、基建施工要做为重中之重从严监管。要督促县市区和企业开展安全案例教育,以案例唤醒安全意识,杜绝事故在本单位发生,省局将印发全国粮食企业发生的案例光盘进行宣讲教育。三是工作责任要明。企业要切实承担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定安全生产规程并严格执行,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责任,强化粮食大安全观念,无论国企、民企、央企都是监管对象,要层层落实安全责任,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