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业务频道 > 法规安全 > 法治宣传

省委一号文件勾画兴农进阶路,湖南“兴农”这五年: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补上全面小康短板

湖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lshwzcbj.hunan.gov.cn   时间:2020-06-07 15:33   

人勤春早。和往年一样,当春天的色彩和气象在田间地头、在人们心间萌芽吐绿时,备受瞩目的2020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发布了。

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湖南每年出台省委一号文件,主题都指向"三农"工作。目的很明确,就是从农业大省的实际出发,推动湖南向农业强省迈进。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这一年的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充分考虑湖南实际,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年后的2020年,一号文件则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五年"兴农",背后是新湖南的农村建设新路径。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完成这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须补上。

于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今年省委一号文件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文件主要聚焦"五个确保":确保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补上全面小康短板;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回顾2016年以来的省委一号文件,湖南乡村振兴的路径也愈发清晰。

"十三五"开局,首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三五"开局,三农工作依然是规划的重点。

2016年3月14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发布当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二五"期间,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农村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也存在着问题和瓶颈。比如,农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应用水平不高,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等。

针对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民生、改革等方面,这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均作了部署和安排,而"三农"政策措施中的创新点和亮点尤其引人注目,包括:首先,通篇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次,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加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此外,首次阐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四,在稳定粮食生产方面有新思路,包括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等。第五,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有新举措。包括,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第六,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有新突破,包括首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权益保障机制、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退出机制等。

乡村振兴"七个新",让农村更新、更美、更富裕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写入党章,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2018年初出台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谋篇布局。

    文件结合湖南省省情,首次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七个之路"进行了具体化。围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在激活农村"人、地、钱"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创新性举措。

这些创新性举措可以概括为"七个新":一是农业发展导向有新变化,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增效导向。二是乡村绿色发展有新要求,特别是提出推进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等。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当年的一号文件要求:实施农村思想政治建设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实施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工程,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村文化传下去;实施农村公共文化繁荣工程,推动公共文化资源重点向乡村倾斜;实施农村移风易俗工程,树立文明乡风。

与此同时,该文件在乡村治理新机制、农民增收新举措、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新办法、"三农"工作领导体制新机制等方面,均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首次写入一号文件标题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党的十九大第一次提出的。但把"优先发展"放在中央一号文件标题中,2019年是第一次——这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名称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这意味着,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刻,完善优先发展的顶层设计,真正树立起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的作用。

2018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时代"三农"工作新局面。而2019年的省委一号文件则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硬任务。可谓"一张蓝图干到底",一年比一年更向目标夯实推进。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文件提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并明确2019年实现6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粮食生产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文件要求:2019年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00万亩、总产量稳定在600亿斤左右。

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场硬仗。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补齐的短板。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法宝。这些内容,在文件中均有具体目标和措施,可谓"干货满满"。

决胜全面小康补齐"三农"短板很关键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质量怎么样、小康成色如何,很大程度上要看"三农"工作成效。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完成"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在"三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也在"三农"。

今年省委一号文件开篇即指出:要紧扣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方面,文件提出: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做好考核验收和总结宣传,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

决胜全面小康,民生是根本。在加快补上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方面,一号文件提出的措施更具体,包括"六个全覆盖":推动农村通组道路全覆盖,推动农村饮水安全全覆盖,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全覆盖,推动农村义务教育全覆盖,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全覆盖,推动农村"一门式"基层公共服务全覆盖。

此外,文件还要求,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扎实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文化服务建设。

农民如何增收?今年的一号文件给出的答案是:发展精细农业。"走特色鲜明的精细农业之路",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动"一县一特"形成"一特一片"。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中也提出:加快恢复生猪生产和推进畜牧水产业转型发展。

对于湖南的农民来说,今年的一号文件给出的好消息还有:湖南将强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障措施,包括优先保障"三农"投入,各级政府在一般债券支出中安排一定规模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投入农业农村的比例等。


(来源:潇湘晨报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