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是百价之基,粮价稳则物价稳,物价稳则民心稳。粮价一头连着生产者,一头连着消费者,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持粮价合理水平,要兼顾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李悝说: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粮食供应过剩、价格过低会导致“谷贱伤农”,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供应短缺、价格大幅上涨会导致“米贵伤民”,影响低收入群众的粮食安全,增加下游粮食加工企业生产成本,继而有可能引发危机。粮食保供稳价,必须坚持底线思维,牢牢守住“谷贱伤农”和“米贵伤民”两条底线,防止粮食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人民群众生活,影响物价稳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做好粮食保供稳价,防止“米贵伤民”
近年来,受疫情、地缘政治冲突、极端天气等各种因素叠加影响,国际粮价持续高位波动,对国内一些粮食品种价格产生了一定影响。粮食价格上涨一旦超过消费者承受能力,会影响低收入群众的粮食安全,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只有全力做好粮食保供稳价,着力化解粮食供应不足和价格上涨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影响,确保粮食供应量足价稳,才能让老百姓吃得上、吃得起、吃得好。
做好粮食保供稳价的关键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确保粮食稳定供应、价格平稳。首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但在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重大事件打破市场粮食供需平衡、引发粮食价格大幅波动时,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综合运用一系列调控手段促进粮食供需平衡,防止粮价过快上涨造成“米贵伤民”。
粮食保供稳价的根基是粮食供应能力。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能力建设,粮食稳定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是我国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为粮食保供稳价奠定了扎实基础。二是持续深化粮食收储市场化改革,确保粮食收购平稳有序。三是强化储备和进口调节作用,一方面合理安排政策性粮食销售,及时调整销售品种、数量和节奏,有效满足企业用粮需求;另一方面适度进口粮食,有效补充国内市场供应。四是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持续提高。五是深入实施粮食节约行动,推进粮食全产业链节粮减损,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为进一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开辟重要途径。
总体上看,当前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整体较好,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从2022年情况看,国内粮食市场供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成功应对各类超预期因素冲击,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国内粮食价格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国际粮价。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去年国际小麦、玉米价格月度同比涨幅最高达到74%和36%,而我国小麦、玉米价格走势较为平稳,成品粮零售价格更为稳定。粮价稳定为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保持在较低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顺利完成全年物价调控目标。
二、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防止“谷贱伤农”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农民种不种粮,关键看农民种粮是否能获得好的收益。要做好粮食保供稳价,一定要守住“谷贱伤农”这条底线,让种粮农民有钱赚。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让主产区抓粮有积极性。既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也要加强政府支持保护,党的二十大报告专门提出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
粮价上涨有利于农民获得更多收益,但粮食生产受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在国家保供稳价政策之下,粮价上涨空间有限,而人工成本、土地租金以及化肥、农药、燃油等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粮食生产成本刚性上涨,挤压种粮收益空间,不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其次,我国粮食生产相对而言组织化程度较低、生产经营规模较小,受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影响大,容易造成粮食生产和价格波动,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因此,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现政策保本、经营增效。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国已经构建起价格、补贴、保险“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持体系,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稳定种粮农民收入。一是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2004年以来,国家持续实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稳定农民收益预期,防止“谷贱伤农”。二是完善农业补贴制度,除了发放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耕地地力补贴等,还发放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以及稻谷补贴,并针对近几年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不利影响,2021年、2022年多次发放一次性农资补贴,确保农民不亏本。三是完善农业保险政策,在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在主产区实现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全覆盖,在黑龙江、内蒙古实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降低粮食生产经营风险。
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益,还要充分运用市场化手段。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实现降本增效。继续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通过优质优价引导农民多产粮、产好粮;通过引导粮食产业向主产区、产粮大县聚集,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延长产业链,稳定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引导农民从卖原粮向卖产品、卖品牌转型,提高粮食增值收益。创新种养融合新模式,通过发展稻虾共生、稻蟹共生、稻鸭共生等复合种养模式,以及在适宜地区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粮食增产增收。
三、以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为基本目标,加快完善粮食保供稳价机制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粮食保供稳价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大力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作出重要部署。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认清形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以粮食供应充足、价格稳定为基本目标加快完善粮食保供稳价机制,围绕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综合施策,切实发挥好粮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稳经济、稳社会、稳全局的重要作用。
要坚持底线思维,认清当前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的新形势。解决好14亿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粮食保供稳价的基础不断夯实,但仍有短板弱项。受国内粮食供求变化、自然灾害频发、外部环境动荡不安以及粮食武器化、金融化、能源化等因素影响,国内粮食保供稳价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从中长期看,我国粮食供需紧平衡格局未变,诸多深层矛盾叠加,如粮食刚性需求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矛盾加剧,粮食结构性、区域性矛盾突出,种粮收益与成本刚性的矛盾突出,个别品种外采率高与国际贸易风险的矛盾突出,粮食增产难度增大与粮食损失浪费严重的矛盾等等,对我国粮食保供稳价目标的构成不可低估的压力。必须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始终紧绷粮食安全这根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有效化解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中长期矛盾。
要坚持底线思维,进一步提高粮食保供稳价能力。要重点强化生产能力、收储调控能力和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能力建设,逐步建立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为粮食保供稳价夯实基础。
首先,全力抓好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开展吨粮田创建,实施玉米单产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充分挖掘粮食增产空间和潜力。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务的机制保障。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充分调动地方重农抓粮积极性。树立大食物观,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的基础上,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
其次,进一步增强粮食收储调控能力。要以粮食保供稳价为目标,建立从生产到消费全流程监测预警体系、宏观调控和应急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粮食调控水平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能力。完善新型预警监测体系,密切监测国内外粮食市场运行态势,加强市场预期引导,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要加强粮食储备能力建设,构建与大国地位相符的粮食储备体系和应急保障体系,完善储备市场调节机制,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统筹做好政策性粮食投放,充分发挥储备轮换吞吐调节作用。
最后,增强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管理能力。我国粮食进口来源地集中,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变化,逆全球化趋势加剧,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风险增加,增加了我国粮食进口安全的风险。我国必须着眼于长远,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稳步扩大国际合作,积极支持粮食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全面参与全球粮食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重构,拓展多元化进口渠道,降低进口渠道集中度过高带来的风险,确保粮食进口安全。
(来源:中国粮食经济 2023-02-22)